日期: 2024-05-27浏览量:54来源:新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责任编辑:赵浩添文字大小:大中小
长营子镇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驻区各单位:
经区政府同意,现将《新邱区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阜新市新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5月27日
(此件公开发布)
1 总则
山洪灾害是指山丘区由于降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灾害。为有效防御山洪灾害,明确山洪灾害隐患,建立健全群防结合的防治体系,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最大限度地减少山洪灾害所造成的生命财产和经济损失,避免人员伤亡,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特编制新邱区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山洪灾害防御预案是防御山洪灾害实施指挥决策、调度和抢险救灾的依据,是基层组织和人民群众防灾、救灾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7)《气象灾害防御条例》;
(8)《辽宁省水土保持工作细则》;
(9)《辽宁省防汛防台抗旱条例》;
(10)《辽宁省河道管理条例》;
(11)《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技术大纲》;
(12)《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
(13)《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导则》(SL666-2014);
(14)《辽宁省山洪灾害防治规划》;
(15)《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导则》;
(16)《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设计方案指导书》;
(17)《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实施方案编制大纲》;
(18)《山洪灾害防治县级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技术要求》。
(1)坚持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
(2)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抢、救相结合。
(3)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分级管理责任制、分部门责任制、技术人员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
(4)因地制宜,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本预案适用于新邱区山洪灾害防御工作。
(1)区级预案由区级人民政府负责审批。
(2)预案有效期一般为3—5年,每隔3—5年修订一次,情况有较大变化时应及时修订。
新邱区位于阜新市东北端14km处(城区中心与市中心直线距离)。地理坐标北纬41°41′~42°56′,东经121°1′~122°56′,地处阜新市东北端,四周与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太平区接壤,南北长20km,东西宽12km。
新邱地处辽西丘陵地带,介于医巫闾山与小松岭山脉的狭长盆地的东部边缘。地势东南向西北倾斜,中部较低,最高点海拔624m,最低点海拔100m,相对高差524m。立体图形呈盆状,俯视图略呈长轴为西北—东南向的椭圆。地形多起伏,城区为缓丘陵地貌,农村广大地区为低山丘陵区,有高山、元宝山、帽头岭等大小山峰20座。细河两岸为平原地带。
全区属丘陵区南高北低,东高西低,南部为石质低山丘陵区,南部为绕阳河流域,以煤矸石山为界北区为凌河流域,辖区内有3条河流,分别是细河新邱段、细河支流沙扎兰河、七家子河。
全区下辖长营子镇、街基街道办事处、新发屯街道办事处,9个行政村、13个社区。全区总人口6.6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0.58万人。
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20.5亿元,同比增长6.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1.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1.7亿元,同比增长3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亿元,同比增长67.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亿元,同比增长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32264元。
新邱地区地处中纬度北温带,属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东、南、北三面环山,主要有关山、元宝山等,其海拔高度在300—400米之间,形成与邻郊的天然屏障,明显影响城区气候。城区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光照充足,雨量分布不均,出现阶段性干旱。1月最冷,平均气温为-1.6℃,极端最低气温-28.4℃。7月最热,平均气温为24.2℃极端最高气温40.6℃。
冬季严寒少雪,日最低气温≤-20℃的天数为14天,最多为37天。≤-20℃的初日一般在12月4日,终日一般在2月19日,初终间日数为54天,个别年份可达长者74天。降水量平均为9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1.7%。
夏季高温,雨量集中。日最高气温≥30℃的天数平均为33天,最多达52天。日最高气温≥30℃的初日一般在5月18日,终日一般在9月1日,初终间日数为107天,长者146天。日最高气温≥35℃的初日一般在6月30日,终日一般在7月15日。降水量平均为360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67.7%。
春秋两季为冬夏交替的过渡期,气温多变有所谓“三寒四暖”的周期性变化;雨量较少,其降水量各占全年降雨量的12.4%及18.2%。春季多西南风,少雨,地面干燥;秋季多西北风。无霜期年平均为150天。初霜日一般在9月28日,终霜日一般在4月29日,无霜期最长时达185天,最短为125天。结冰期平均为165.8天,平均降雪11.6天。初冻日一般在10月25日,最早10月4日,最晚11月14日。土壤化冻一般在4月20日,最早在3月24日,最晚在5月8日,最大冻土深度为140厘米。灾害性天气主要有干旱、冰雹、大风、暴雨、霜冻。
2.4 历史山洪灾害损失
新邱区历史上未发生山洪灾害。
表2-1 新邱区山洪灾害风险图
新邱区山洪灾害类型主要有山洪、泥石流等,其成因和特点主要有:
(1)高强度集中降雨产生大量径流汇集后发生山洪、泥石流等是灾害最主要的成因。
(2)河床狭窄、坡度陡、地表土层薄等原因导致山洪洪峰流量大、汇流形成快,洪水来势猛。
(3)个别群众防灾意识薄弱,涨水时习惯到河边观看洪水或打捞漂浮物,日常生活中向河道内弃渣、弃料现象屡禁不止,修建的河堤、桥涵、道路、房屋挤占河道,影响河道行洪。
新邱区地质灾害多分布在新邱区南部山区,易发生滑坡、崩塌、地质灾害,周边的居民、耕地、建筑构成严重威胁。
新邱区南部地貌山丘陵区,但局部地区存在陡坡、滑坡等地质灾害易诱发泥石流地质灾害。易发处多为人工切坡形成的陡坡。
根据调查,查出各类防汛安全隐患人员共有2户6人。按行政村分布情况。各村存在防汛隐患人数:大岗岗村1户4人,台头皋村1户2人。
3.3.1 非工程措施现状
新邱区自开展山洪灾害防治区级非工程措施建设以来,建设并完善监测系统、预警系统、群测群防体系。监测系统共建设区级山洪监测预警平台1套、自动雨量站2处(位于台头皋村、五家子村)预警系统共建设简易视频会议系统1套、9套乡村无线预警广播。群策群防体系建设共建设简易雨量站8处,明确了山洪灾害防御责任人,编制了区、镇、村三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制作发放了《山洪灾害防御知识宣传手册》《山洪灾害防御常识》《山洪灾害防御明白卡》、山洪灾害宣传栏和警示牌等。同时,组建了抢险队伍,山洪灾害物资储备充足,系统性进行了防灾演练等工作。
3.3.2 工程措施现状
本区域内水库工程1个,重要堤防工程2处,山洪沟共2条。
4.1 组织指挥机构
(1)区级防汛抗旱指挥部统一领导和组织本行政区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由区级政府主管领导任指挥长,指挥部成员由区级人民政府根据山洪灾害防御工作需要确定,由区发改局、区农业农村局、区人武部、自然资源局新邱分局、区民政局、区财政局、区住建局、新邱公安分局、区卫生健康局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区防指根据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的需要,抽调相关部门和人员成立监测、信息、转移、调度、保障等工作组。
(2)区级指挥机构指导镇、街道建立山洪灾害防御指挥机构,领导和组织本镇、街道的山洪灾害防御工作,镇、街道主管领导任指挥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防汛指挥机构下设监测、信息、转移、调度、保障等工作小组。
(3)各行政村成立以村支书为负责人的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组和基干民兵为主体的1~2个应急抢险队(每队不少于10人)。各村、组均要落实降雨和水位、工程险情、泥石流、滑坡监测人员,确定一名或几名信号发送员,并造花名册报送街道、区防汛办备查。
4.2职责和分工
(1)区级防汛指挥机构对全区的山洪灾害防御工作负总责,并明确各成员单位分工与职责。区级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区级山洪灾害防御的日常工作并落实各项工作的责任人,指导所属镇、街道的山洪灾害防御工作。
(2)镇、街道防汛指挥机构在区级防汛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具体组织镇、街道和村组(社区)的山洪灾害防御工作。村(社区)级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组负责本行政村(社区)内降雨监测、预警、人员转移和抢险等工作。
(3)镇、街道防汛指挥机构、村级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组在交通、通讯中断等紧急情况下,应组织本区域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和人员转移,有关信息要尽最大可能最快通知下游镇、街道、村组。
(4)明确工作职责
监测组
组长单位:区农业农村局
成员单位:长营子镇、自然资源局新邱分局
负责监测辖区雨量站、水位、工程险情等监测,水利工程、危险区及溪沟水位,泥石流沟、滑坡点的位移等信息。
信息组
组长单位:区农业农村局
成员单位:长营子镇、自然资源局新邱分局
负责对市级防指、气象、水文等部门各种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掌握暴雨洪水预报、降雨、泥石流、滑坡、水利工程险情等信息,及时为领导指挥决策提供依据。
转移组
组长单位:长营子镇
成员单位:新邱公安分局
负责按照指挥部的命令及预警通知,做好受威胁群众按预定的路线和地点转移的组织工作,负责转移任务的责任人要一个不漏地动员到户到人,同时确保转移途中和安置后的人员安全。
调度组
组长单位:区农业农村局
成员单位:区应急管理局、区发展和改革局、长营子镇
负责水利工程的调度运用,抢险人员的调配,调度并管理抢险救灾物资、车辆等,负责善后补偿与处理等。
保障组
组长单位:长营子镇
成员单位:区卫生健康局
负责临时转移群众的基本生活和医疗保障的组织工作。
应急抢险队
组长单位:区应急管理局
成员单位:新邱消防救援大队、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农业农村局、长营子镇
在紧急情况下听从命令进行有序的抢险救援工作。
信号发送组
组长单位:区应急管理局
成员单位:区农业农村局、长营子镇
在获得险情监测信息或接到紧急避灾转移命令后,立即按预定信号发布报警信号。
(5)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人
包括指挥部成员,各工作组人员,监测、预警人员,转移负责人以及抢险人员等。
5 监测预警
5.1.1临界值确定
根据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山洪灾害临界雨量分析计算细则》,结合地区的暴雨特性、地形地质条件、前期降雨量等,分析可能发生山洪灾害的临界雨量值。
水位预警指标分为水库水位预警指标和河道水位预警指标。当水库达到汛限水位或溢洪水位(取高值),库区上游持续降雨,水位继续上涨时,通过广播、电视、电话等手段向外发布汛情公告或紧急通知,准备转移可能被淹没范围内的人员和财产。当库水位达到设计水位,库区上游仍有强降雨,或出现重大险情时,通过各种途径向可能被淹没范围内的人员,发布紧急通知,组织下游群众立即转移。
5.1.2 区级预警等级的确定
(1)警戒性预警(准备转移Ⅱ级)雨情临界值确定
①区级监测到的1小时、3小时、6小时、24小时或时段降雨量值已远超预警标准,雨势仍然较强,有必要采取人员转移或撤离准备。
表5-1 区级警戒性预警临界雨量参考值
时段 |
1小时 |
3小时 |
6小时 |
24小时 |
雨量 |
41 |
67 |
83 |
123 |
②市气象台发出暴雨短时预报或暴雨橙色预警信号。警戒性预警,可以采用先短信,后电话、传真、高音喇、铜锣等形式,采用短信、传真的,必须确认收达。警戒性预警要通知到单位负责人、户组长、转移责任人,一般还要通知到其他基层山洪灾害防御工作人员。
(2)紧急性预警(立即转移Ⅰ级)雨情临界值确定
①区级监测到的1小时、3小时、6小时、24小时或时段降雨量值连续超预警标准,雨势仍然较强,有必要迅速采取人员转移或撤离的。
表5-2 区级警戒性预警临界雨量参考值
时段 |
1小时 |
3小时 |
6小时 |
24小时 |
雨量 |
50 |
80 |
96 |
150 |
②市气象台发出暴雨临近预报或暴雨红色预警信号。紧急性预警,可以采用电话、传真、高音喇叭、铜锣等形式,采用传真的,必须确认收达。紧急性预警要通知到单位负责人、户组长、户主、转移责任人,一般还要通知到其他基层山洪灾害防御工作人员。
5.1.3预警实施措施
5.1.3.1预警等级
根据实时水雨情、水文气象预报信息及预警指标,决定是否发布预警信息。
山洪灾害预警等级分为准备转移和立即转移两级。
5.1.3.2预警实施措施
(1)Ⅱ级预警(准备转移-橙色预警)实施措施
接收到防御山洪指挥部根据雨情信息发布警戒性预警后,通知相关行政村在启动告知性预警的基础上,由包村的街镇干部参与巡逻。降雨后,每间隔1小时由带队的镇街干部向当天村镇山洪灾害防御值班的带班领导报告巡逻情况,并严格实行零报告制度,即使未出现问题,也要定时进行联络,发现异常情况时,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向附近群众报警。
群众接到警报后,立即做好疏散撤离准备,随时向事前指定地点撤离。在报警以后,要马上报告区防汛指挥部。街镇领导要迅速赶往该地区,指挥抢险救灾。
(2)Ⅰ级预警(立即转移—红色预警)实施措施
接收到防御山洪指挥部根据气象雨情信息发布紧急预警后,街镇主要领导根据事先的分包任务,在降雨前到达分包地区,靠前指挥。降雨后,每间隔半个小时由巡逻队带队的街镇干部向分包地区的街镇领导报告巡逻情况,严格实行零报告制度,发现异常情况时,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向附近群众报警。
群众接到警报后,立即向事前指定地点撤离。在报警以后,要马上报告市防汛指挥部,分包督查该街镇的市防汛指挥部成员单位领导及农业农村局的技术人员立即赶往该地区,协助街镇指挥抢险救灾。同时,卫生、交通、电力、通讯、民政、预备役等有关区防指成员单位要按照各自职能,迅速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1)监测内容:辖区内降雨、水位、泥石流和滑坡等信息。
(2)监测要求: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监测,群测群防为主,专业监测为辅。
(3)监测系统的设立:摸清监测系统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在现有监测站点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布设测站或简易测量设施,拟定监测方式以及信息采集传输方式等。
(1)选取适宜的通信方式。常用的通信方式有电视、广播、电话、传真、网络、语音查询、短信、数字式调幅无线电指挥系统、专用警报系统、锣鼓号等。
(2)以经济、实用为原则,因地制宜地建设与通信方式相适应的山洪灾害监测信息、警报等的传输和信息反馈通信网络。
(3)可逐步建立区级管理部门山洪灾害各类数据汇集及信息共享平台。
(1)预报内容:气象预报、水库水位预报、泥石流和滑坡预报。气象预报由市气象部门发布,水库水位预报由区农业农村局发布。
(2)预警内容:暴雨洪水预报信息;暴雨洪水监测信息;降雨、洪水位是否达到临界值;水库及山塘水位监测信息;可能发生泥石流或滑坡的监测和预报信息等。
(3)预警启用时机:①当接到暴雨天气预报,相关行政责任人应引起重视。当预报或发生的降雨接近或将超过临界雨量值时,应发布暴雨预警信息;②当上游水位急剧上涨,将对下游造成山洪灾害,应立即向下游发布预警信息;③当出现发生泥石流、滑坡的征兆时,应发布泥石流、滑坡灾害预警信息;④水库及山塘发生溃决性重大险情时应及时发布相关信息。
(4)预警发布及程序:根据调查、监测、分析,按临界雨量、水位、山洪灾害征兆等,及时发布警报。各地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制定预警程序和启用条件。①在一般情况下,山洪灾害防御预警信号由防汛指挥机构发布,可参照区→街道→村→组→户的次序进行预警(见图5-1);②如遇紧急情况(滑坡、水库山塘溃坝等)村级可直接报告区级防汛指挥部和街道防汛指挥机构,并可直接发布预警信号,在最短时间内完成预警工作(见图5-2)。
(5)预警方式: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设置预警信号(如语音电话、手机短信等)、报警信号(如信号弹、报警器等);按照发生山洪灾害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因地制宜地确定不同级别预警信号所对应的预警方式。
6 转移安置
6.1 转移安置
(1)确定需要转移的人员。落实人员管理,确定抢险目标,根据调查确定了危险户位置人员结构。危险区人口多,年龄变化大转移复杂。明确了儿童老人及行动不便人员基本情况,有利于制定提前有序撤离计划。
(2)转移遵循先人员后财产,先老弱病残人员后一般人员的原则,应以集体、有组织转移为主。转移责任人有权对不服从转移命令的人员采取强制转移措施。
(3)区、镇人民政府要确保转移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安全住所。
(4)制作明白卡,将转移路线、时机、安置地点、责任人等有关信息发放到每户。制作标识牌,标明安全区、危险区、转移路线、安置地点等。
(5)因地制宜地采取集中、分散等安置方式。
6.2 转移路线
转移地点、路线的确定遵循就近、安全的原则。汛前拟定好转移路线、安置地点,汛期必须经常检查转移路线、安置地点是否出现异常,如有异常应及时修补或改变线路。
转移路线要避开跨河、跨溪或易滑坡等地带。不要顺着溪河沟谷上下游、泥石流沟上下游、滑坡的滑动方向转移,应向溪河沟谷两侧山坡或滑动体的两侧方向转移。按照镇、村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确定群众转移安置人员统计表。
大岗岗村转移路线图
台头皋村转移路线
转移工作采取区、街道、村、组干部层层包干负责的办法实施,明确转移安置纪律,统一指挥、安全第一。对于特殊人群的转移安置必须采取专项措施,并派专人负责。各村组及镇、区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要随时将转移人数、转移地点等情况逐级滚动上报。要加强对转移群众的管理,经转移责任人同意后方可返回居住地。
转移安置过程中出现交通、通讯中断等特殊情况时,灾区各村组应各自为战、不等不靠,及时采取防灾避灾措施。由村干部分头入户通知易发灾害点村民,尤其是夜间可能发生相关灾害时,要保证信息传递的可靠性,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借助无线广播、铜锣、手摇警报器等设备或口头通知引导转移人员到安置地点。对于特殊人群的转移安置采取专项措施,并派专人负责,确保无一人掉队。
抢险救灾准备包括装备、资金、物资准备等。
装备:救助装备由区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联合当地驻军、消防队等单位共同准备。
资金:区、各街镇人民政府应设立抢险救灾专项资金,列入同级财政预算。
物资:包括抢险物资准备和救助物资准备。抢险物资主要包括水利设施、道路、电力、通讯等设施抢修所需的设备和材料,抢救伤员的药品及其他紧急抢险所需的物资。抢险物资由农业农村局、交通、卫生、电力等部门储备和筹集;救助物资包括粮食、方便食品、帐篷、衣被、饮用水和其他生存性救助所需物资等,救助物资由民政部门储备和筹集。上述救灾物资必须在汛前储备到位。
(1)一旦发生险情,在及时向上一级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门报告的同时,应急抢险队投入抢险救灾,确保灾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尽量减少财产损失。紧急情况下可以强制征用和调配车辆、设备、物资等。
(2)对可能造成新的危害的山体、建筑物等要安排专人监测、防御,防止造成第二次灾害。
(3)发生灾情,要首先把被困人员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
(4)如有人畜伤亡,及时抢救受伤人员,集中处理人畜尸体;医疗部门要及时派出防病、防疫、医疗组,对可能出现的伤情、疫情、病情检查处理。
(5)对紧急转移的人员做好临时安置,发放粮食、衣物,对灾区做好卫生防疫工作。确保灾区群众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住处、有病能得到及时医治。民政局负责做好临时安置,发放粮食,衣物;农业农村局负责饮用水;发改局负责调拨灾区粮食;卫生健康局负责灾区群众的医疗和防疫工作。
(6)迅速组织力量抢修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
汛前区、镇、街级人民政府组织队所辖区域的监测预警设施进行全面检测,确保监测预警系统正常运行;对山洪灾害危险区,水利工程、河道、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检查,及时落实度汛措施。发现问题登记造册,及时处理,同时对可能引发山洪灾害的工程、区域等安排专人负责防守。
(1)根据山洪灾害防御相关要求,制定了宣传栏等形式,并利用会议、广播等宣传媒介进行山洪灾害防御常识的宣传;以增强群众主动防灾避灾的意识和能力。
(2)根据预案要求,制作涵盖危险区、转移路线、安置点、责任人及联系方式的“明白卡”,并发放到山洪灾害危险区所有住户。
(3)制作警示牌,标明危险区、转移路线、安置地点等,安放于醒目位置。
(4)组织居民熟悉转移路线及安置方案。村委会(社区)负责组织村民(居民)熟悉转移路线及安置方案。
(5)必要时组织区域内人员开展实践演练。区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组织区域内人员开展实战演练;熟悉预警信号、转移路线及安置点。
(6)区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组织山洪灾害防治科普宣传、基层干部的培训和技术指导,以及开展监测、预警和抢险人员的培训等工作,以提高指挥组织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
8.3纪律
汛期各级山洪灾害防御指挥机构必须严格执行以下纪律:
(1)山洪灾害防御工作涉及人员未经领导批准,不得离岗外出。
(2)认真落实山洪灾害防御方案各项防御措施。
(3)严格执行病险水库控制蓄水,一天一巡坝,大雨暴雨天气24小时巡查制度。
(4)暴雨天气,山洪灾害重点防范区居民做到日不入户,夜不入睡。
(5)在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每年组织开展一次水库防汛和山洪灾害避灾演练。
(6)山洪灾害防御常识宣传做到进村、入户、到人。
(7)对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失职、渎职、脱岗离岗、不听指挥的,追究相应责任,情节严重的,追究法律责任。
(8)在汛期,所有防汛抢险队员要服从统一安排,遵守防汛纪律,当洪汛一线需要的时候,要及时到位,排除险情。
8.4防汛值班制度
(1)汛期,实行每日24小时值班、领导带班制,各类责任人手机要每日24小时开机,确保通讯畅通。
(2)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忠于职守,熟悉业务,及时处理日常事务。要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制度,汛情紧急时,主要领导要亲自值班。
(3)值班人员积极主动抓好情况搜集和整理,认真做好值班记录,全方位掌握情况。
(4)重要情况及时逐级报告,做到不延时、不误报、不漏报,并随时落实和登记处理结果。
(5)凡国家防总、省、市、区委,省、市、区政府,省、市、区防指领导的指示及重要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情况,各级防办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上报和下达,不得推诿和拖延。
(6)按要求认真完成好各项任务和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8.5 落实责任制
(1)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党政首长负责制
汛前区指挥部组织召开由镇领导、机关包村干部、行政村党政一把手、重点部位负责人、相关部门负责人等参加的山洪灾害防御动员大会,传达落实区防指有关会议精神,部署具体山洪灾害防御工作。镇、街对村、村对重点户签订责任书。
(2)“四包、七落实”岗位责任制
①区领导包镇、街,镇、街领导包村、村干部包户、党员包群众。
区领导包镇、街汛前,明确一名区领导负责所联系镇、街的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当出现险情时,包镇、街领导赶赴现场指挥。
镇、街领导包村汛前,每个村落实一名镇、街领导和一名干部具体负责该村的山洪灾害防御工作。
村干部包户、党员包群众每个险村至少落实一名村干部负责山洪灾害防御避险工作;老、幼、病、残、呆傻、孤寡等特殊群体,每人每户都落实一名党员具体负责转移工作。
②“七落实”:落实避险信号、转移路线、避险地点、避雨棚(场所)、抢险队伍、提前转移人员、报警人员。
汛前,每个村、每一户由谁负责、转移到哪儿、怎么走、什么信号、由谁发布都一一明确,落实到人。遇有情况,确保群众安全有序转移。
镇、街村均设有永久、半永久、临时性避雨棚(场所)和移动帐篷;镇、村及民户签订接洽协议,要求在遇有大到暴雨天气或连续降雨时,接待避险群众。
为重点山洪易发村配备无线广播预警设备。对没有广播的行政村配备手摇报警器、锣等预警设备。
对无法联系的自然村要求所在镇、街安排1~2名机关干部具体负责该村的山洪灾害防御工作。
序号 |
行政区代码 |
行政区名称 |
总人口 |
土地 面积 |
耕地 面积 |
家庭 户数 |
Ⅰ类 财产 户数 |
Ⅱ类 财产 户数 |
Ⅲ类 财产 户数 |
Ⅳ类 财产 户数 |
总住房数 |
Ⅰ类 房屋数 |
Ⅱ类 房屋数 |
Ⅲ类 房屋数 |
Ⅳ类 房屋数 |
描述 |
1 |
210903100202101 |
大岗岗村一组 |
645 |
1.37 |
1100 |
210 |
0 |
0 |
0 |
0 |
210 |
0 |
0 |
0 |
0 |
|
2 |
210903100206104 |
台头皋村五组 |
150 |
2.54 |
695 |
63 |
0 |
0 |
0 |
0 |
70 |
0 |
0 |
0 |
0 |
附表2新邱区企事业单位统计表
序号 |
驻地政区代码 |
行政区名称 |
单位名称 |
单位类别 |
组织机构代码 |
地址 |
在岗人数 |
描述 |
1 |
210903100204102 |
七家子村二组 |
大金集团有限公司 |
企业 |
新邱区长营子镇七家子村 |
306 |
||
2 |
210903100204102 |
七家子村二组 |
大唐煤制天然气有限公司 |
企业 |
新邱区长营子镇七家子村 |
1059 |
附件3 新邱区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名单
机构职务 |
姓名 |
单位(部门)及职务 |
指挥长 |
白福良 |
区委副书记、区长 |
常务副指挥 |
史傲峰 |
区委常委、区政府党组副书记、副区长 |
宋阳 |
区委常委、副区长 |
|
聂林 |
区委常委、区人武部部长 |
|
杨兴东 |
副区长、新邱公安分局局长 |
|
副指挥长 |
高峰 |
区应急管理局局长 |
刘洋 |
区农业农村局局长 |
|
陈宝强 |
区人武部副部长 |
|
成员 |
彭洪亮 |
区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副部长 |
陈旭 |
区政府办主任 |
|
张佳磊 |
区发改局局长 |
|
冯闯 |
区工信局局长 |
|
何晓亮 |
区民政局局长 |
|
田宇 |
区财政局局长 |
|
孟庆伟 |
区住建局局长 |
|
孙奎新 |
区教育局局长 |
|
杨静芳 |
区文旅广电局局长 |
|
樊迎春 |
区卫生健康局局长 |
|
刘翠艳 |
区煤转局局长 |
|
孙琦 |
区商务局局长 |
|
刘超 |
长营子镇政府镇长 |
|
王新峰 |
街基街道办事处主任 |
|
李成鸣 |
新发屯街道办事处主任 |
|
王刚 |
新邱公安分局副局长 |
|
成耀鑫 |
新邱交警大队大队长 |
|
李婉静 |
生态环境局新邱区分局职员 |
|
李军 |
自然资源局新邱分局局长 |
|
黎占龙 |
新邱消防救援大队队长 |
|
何宇 |
国网阜新供电新邱分公司经理 |
|
韩立阳 |
市水务集团新邱分公司经理 |
|
朱大光 |
联通新邱分公司经理 |
|
杨雨龙 |
移动新邱分公司经理 |
主办单位:阜新市新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法国与阜新市新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比分
地址:阜新市新邱区新邱大街53号 邮编:123000 Email:xqzwgkb@163.com
辽公网安备 21090302210911号辽ICP备2020012867号 网站标识码:2109030001
建议使用1440*768分辨率 IE9.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
网站监督举报热线:0418-2862820 网站举报邮箱:xqzfb@126.com